欢迎访问中职中专招生网! 本网站为民间交流网站,主要为广大考生提供报考指导服务,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当地教育考试院及学校官网为准。
今天是:
首页 中职学校 职教专业 职教热点 电大中专 招生问答 在线报名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职教热点

站点出售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信息!

15979016877
区域职教集团推进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基于长三角地区联合职业教育集团的调研
2021-07-12 来源:网络

摘要:在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长三角地区联合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旨在为长三角地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平台,形成职业技能人才错位发展的培养机制。建议着力建立并完善长三角职教区域一体化管理与运行机制,加强区域统筹协调;建立和完善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推动长三角职教优质资源共享;建立集团内学分转换制度,推进三省一市职业院校合作育人。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职业教育集团;协同发展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党和国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2019年,在上海召开的第十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上,正式揭牌成立了首批4家“长三角地区联合职业教育集团”。长三角地区联合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旨在为长三角地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平台,形成职业技能人才错位发展的培养机制。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提出,共同发展职业教育,搭建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平台,做大做强上海电子信息、江苏软件、浙江智能制造、安徽国际商务等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培养高技能人才。如何更好地发挥长三角联合职业教育集团作用,推动长三角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长三角联合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和特征

职业教育集团是具有集团特征的组织机构,是基于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而由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机构组建的集合体。长三角地区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属于区域职业教育集团,是由三省一市政府支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由相关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以契约为联接纽带组建的联合体。长三角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具有以下特征:

1.区域性。区域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具有地理相似性和空间邻接性的同质区域;二是依据人类社会及经济活动与交互依赖性的不同来划分界限而形成的功能区域,第三种是具有明确地理边界的行政区域。长三角联合职业教育集团是基于长三角这一空间同质区域而构建的,目的是打破原有的职业教育行政管理区隔,吸引长三角广泛的社会团体参与,通过建立能够统领各类职业教育的机构,实现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构建满足社会各类人群需求的大职业教育格局,推进长三角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更好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2.松散性。长三角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分别由某个省(市)牵头组建,具有形式统一、管理高效、服务区域等特点。从组成集团的法人组织间的关系来看,长三角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属于松散型职教集团,集团成员在自愿、协议基础上加入职教集团,也可以在集团发展过程中选择退出,“进出自由”。集团治理体系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理事长负责制,秘书处组织协调,共同遵守集团章程的规定。集团成员单位的人、财、物的管理渠道不变,他们以契约、资产等形式为联接纽带,成员间是平等互利的关系。

3.非营利性。从集团的组织性质来看,长三角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属于非营利组织。从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内驱力来看,是集团各参与部门之间的互相辅助,而不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对于职业学校而言,其获益在于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对于行业、企业而言,其获益在于所需人才资源与智力资源的储备与使用;对于区域性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其获益在于促进区域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职业教育集团资金的使用范围只能是集团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及集团的发展需要,并不能进行成员间的分配。

二、长三角联合职业教育集团是推进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1.长三角职业教育的一体化推进要求构建一体化发展平台。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的产业发展将在更高的层面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需要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之相契合。然而,长三角高级技术工人的比例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发达国家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和初级技工的比例分别为35%、50%和15%,长三角高级技工比例为8%左右。急需提升长三角区域技能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推动长三角经济走向更高水平。

推进长三角区域职业教育一体化,必须建立跨地区的一体化发展的机构和载体,通过他们有效地开展一体化建设项目,才能更好地解决行政区分割和各自为政的问题,提高一体化发展效能。2018年12月,第十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在上海召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在未来3年,在职业教育领域,将搭建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平台,形成职业技能人才的错位培养机制。构建长三角联合职业教育集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长三角区域经济存在同质化特征,作为为区域经济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也存在同质化现象,以专业建设为纽带,组建跨省市的职教集团,有助于深化长三角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2.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的实践证明了职业教育集团具有提高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独特优势。我国职业教育集团从雏形初现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至2017年底,全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集团已有1406个,其中,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有311个。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强带弱,实现了集团成员单位互利共赢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推进,扩大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提高了集团内职业学校的整体效益和水平,推动了校际之间、区域之间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组建长三角地区联合职业教育集团,以专业建设为纽带,带动三省一市相关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实现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高水平发展。

目前成立的长三角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具有良好的基础,在集团的运行和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如长三角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也是上海市电子信息职教集团的秘书长单位;长三角软件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常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是中国软件产教联盟牵头单位;长三角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浙江省机电集团,该集团也是浙江省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组建单位,秘书长单位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可见,这些集团的承办单位拥有强大的行业企业背景,以及业界认可的口碑,具备整体谋划长三角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发展的能力,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三、推动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1.建立并完善长三角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管理与运行机制,加强区域统筹协调。长三角联合职教集团依托某一省(市)职业院校(职教集团)组建,尚缺乏统筹能力,成立大会虽然召开了,但集团吸纳外省市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能力还较弱,集团的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不强。从联合职教集团成立大会的主要参加者来看,主要是牵头职业院校所在省份的教育行政领导、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协调组织机构“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以来通过研讨会等形式促进了地区内的互访交流,但其权威性不足,在推进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难以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

为此,有必要成立负责长三角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专门工作机构,负责长三角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协调、规划、管理等工作。发挥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政策保障和监督管理的作用,增进集团成员的紧密合作,解决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以及支持和保障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同时,在该机构下设专门负责三省一市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实施工作的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专门负责开展长三角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专题研究,加强三省一市职业院校的沟通和联系,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把三省一市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专家咨询委员会专门负责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中的顶层设计、协调运行和咨询评估等工作,研究制定三省一市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专项计划,定期总结职业教育领域协同发展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三省一市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积极发掘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共有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协同发展的积极性,着眼于长三角职业教育发展全局进行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做强长三角职业教育形成区域职业教育品牌,协助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完善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和技能人才自由流动平台的建设,为长三角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保障。

2.建立和完善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推动长三角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区域内的优质资源,发挥优质资源的最大效益。从各集团牵头建设机构和秘书处所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现有状况来看,这些专业具有建设水平高、专业资源优的特征。为此,这些职业院校应积极作为,利用集团平台,与集团内其他职业院校开展广泛合作,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发挥优质资源的最大效益,提高长三角区域职业教育该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服务于长三角经济发展。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长三角联合职教集团有必要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平台汇聚长三角区域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发布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职业信息,推动专业教学资源库、远程教育平台、实训资源库、优秀在线课程等优质资源的共享。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对接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和总体布局,根据不同城市的产业分工需求,优化调整三省一市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师资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

3.建立集团内职业教育学分转换制度,推进三省一市职业院校合作育人。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三省一市职业教育发展各有其优势,建立区域内职业教育学分转换系统,有利于发挥各地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优势,促进职业院校实施交换生计划,促进学生在不同地区职业院校学习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可以尝试先在长三角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内试点,制定统一的学分转换制度,明确学分转换的规则,为学生在学期间到其他学校游学提供便利,真正实现协同育人。如,可以探索集团内高职院校对技工院校的学分互认;集团内企业职工接受职业院校的各项培训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并进行累计,并可抵扣学历继续教育的相关课程的学分。

作者简介:王琴(1967—),女,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政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博士后。

院校推荐
热门资讯
温馨提示
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因各地考试政策、学校信息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当地教育考试院及学校官网公布内容为准!
2、本站数据大部分均转载于网络及当地考试院与学校官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需要咨询报考服务可直接联系在线客服老师或添加【微信号】,进行咨询。
特别声明:欢迎访问中职中专招生网! 本网站为民间交流网站,主要为广大考生提供报考指导服务,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当地教育考试院及学校官网为准。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获取途径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侵权信息
赣ICP备18010368号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需要升学方案? 中职中专招生网是你选择学校的重要帮手!
免费咨询热线

获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