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职中专招生网! 本网站为民间交流网站,主要为广大考生提供报考指导服务,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当地教育考试院及学校官网为准。
今天是:
首页 中职学校 职教专业 职教热点 电大中专 招生问答 在线报名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职教热点

站点出售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信息!

15979016877
职业院校岂能成为“独立王国”
2021-08-06 来源:网络

“在承建工程项目、联合办学等方面非法收受财物”“签订长聘或短聘合同只看是否提前‘打点’”“以招生宣传劳务费的名义套取资金”……今年以来,已有多名职业院校领导干部接受审查调查或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这暴露出职业院校存在任性用权、监管缺位等问题,应引起重视。

腐败是社会毒瘤,教育领域腐败更是危害极大,历来被群众深恶痛绝。对职业院校违纪违法领导干部的查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和有关部门在教育反腐问题上,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

那么,在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下,为何仍有人顶风作案?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利”字。从通报来看,这些被查处的学校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不乏一些共同特点:“靠山吃山”,热衷权力变现。

与其他类型的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对外部因素的依赖更大,职业院校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本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色,但在一些院校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纪法意识淡漠”的情况下,却成为了他们权力变现的手段。这充分说明:一旦院校制度不够完善、领导决策不民主、财务不够透明、内部监督不到位,就会在承建工程项目、销售商品、联合办学、资金结算等方面给腐败“蛀虫”可乘之机。校企变成利益共同体,合作成为利益输送渠道,不仅破坏商业公平,也影响各项目完成质量。

特别是,职业院校主要负责人很少交流至其他高校继续任职,多数在岗位上长达十几年,甚至“一站到底”。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让人陷入人情陷阱,形成利益集合体。

哪里有不受监督的权力,哪里就有横行的腐败。权力越大,对权力的制约越要及时有效地跟进。预防和惩治职业院校腐败,织牢织密制度笼子是关键。各院校应建立和完善涉及重大事项、重大额度资金使用、重点工程建设、招生管理等方面的明确流程和商议制度,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同时,要构建多方联动体系,深入开展日常监督调研,加强纪检监察的监督作用,积极推进校务政务公开,确保各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承担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着眼于长远发展,职业院校绝不能成为监督盲区。风清气正的职业院校,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确保职业教育前途广阔。

警惕职业院校成监督盲区

据最高检网站7月22日消息,原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文才(副厅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由朔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朔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此前,张文才因严重违反党的组织纪律、廉洁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就在张文才被“双开”前几天,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臧凤军的党纪政务处分也被公开通报。今年4月,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莫佳胜,原党委副书记、院长吴万敏同日被开除党籍。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名职业院校领导干部接受审查调查或受到党纪政务处分。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职业院校频现腐败案件,其背后暴露出的任性用权和监管缺位问题不容忽视。

“靠山吃山”热衷权力变现

据统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19年以来通报查处的20多位职业院校党员领导干部中,大部分是党委书记、院长。作为院校主要负责人,他们的腐败行为不乏特点。

职业院校因其教育类型定位,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随着近年来扩招和教育投入的加大,校园基建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与社会关系比较密切,资源和权力相对集中的领域,成为一些院校领导干部“靠山吃山”、上演权力变现戏码的“舞台”。

“将公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是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秦国杰通报中提到的典型问题。其担任原临汾地区卫校、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负责人20多年里,在承建工程项目、销售商品、联合办学、资金结算、职务提拔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650余万元。

学校相比社会相对封闭,少数领导干部因此热衷于权力刚性支配,人事权便是其中之一。

海南省旅游学校原校长冯树祝在教师招聘和干部提拔任用等方面收受贿赂达500多万元。“为了谋取私利,冯树祝私自将聘用工划为长聘和短聘,借机收钱敛财。”海南省纪委监委办案人员介绍,签订哪种合同只看是否提前“打点”,凡是送过钱的就签订3年一聘的长聘合同,否则就只能签短聘合同。

无视组织纪律的还有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马洪军,他在收受委托人贿赂后,不仅将招聘落选人员聘为外聘人员,还承诺“找机会设岗位”将其调入学院工作。

记者梳理被查处领导干部简历发现,职业院校主要负责人很少交流至其他高校继续任职,多数在岗位上长达十几年,甚至“一站到底”。这样的环境下,一方面容易陷入人情陷阱,形成利益集合体;另一方面会产生惰性,在工作上缺乏进取精神,容易随波逐流。

管党治党宽松软政治生态遭破坏

在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看来,上述腐败案例的首要问题是部分职业院校管党治党宽松软,导致党的观念和纪法意识淡薄。

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在于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知识和技能。宋伟分析,受错误政绩观影响,许多职业院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招揽生源、加强校企合作及实践基地建设等业务方面,对管党治党重视不够。

从通报内容看,“理想信念丧失”“纪法意识淡漠”等表述几乎是被查处职业院校领导干部的通病。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偏一尺。

曾担任武威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的张国民,在召开学院党委会议研究工程建设、贷款、人事任免等事项前,均未与学院班子成员沟通,在会上首先发言定调,直接拍板决定。而对于政治理论学习,他却“常年一目十行,根本没有认真研读”,甚至把组织安排的学习培训当成放松休闲的机会。

一把手腐败,极易带坏整个单位的政治生态。海南省旅游学校原校长冯树祝、原副校长黄文等人设立“小金库”,侵吞、挥霍国家资财,该校财务部原部长叶金萍也上行下效。

“从2009年我担任学校财务报账员开始,冯树祝、黄文就让我以招生宣传劳务费的名义套取资金,用于他们日常支取,补贴一些无法正常报销的费用。”她回忆,自从发现冯、黄二人从不对账、查账后,觉得“自己不贪就亏了”。受此“熏陶”,叶金萍6年间从中贪污了320余万元。

办理该校腐败窝案的海南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提及,冯树祝任职期间,该校基本不开展党组织生活。“不把纪律、规矩当一回事,政治生态被搞得乌烟瘴气。”

多方联动做实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

除了主观因素,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制约也是腐败行为频频“得手”的重要原因。

甘肃省纪委监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组长雷江红告诉记者,由于职业院校相对独立,人财物高度聚集,加上性质特殊、管辖归属复杂,上级监管相对乏力,容易形成“独立王国”。

雷江红表示,部分地方管理的院校,由于主要负责人是省管干部,地方难以开展实质有效的监督;部分工作地点在地方、管理权限在行业主管部门的院校,地方看得见却管不住,行业主管部门能够管却不容易看见。

对此,宋伟建议,在深化省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基础上,推进改革向职业院校延伸,构建多方联动体系,分层分类做实监督。

深入开展日常监督调研,是做到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及时防范的关键一环。海南省纪委监委驻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纪检监察组加强日常监督,结合群众反映线索,及时发现该省文化艺术学校主要负责人带团交流演出期间,擅自改变行程到景区游览等问题。

学校权力运行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监管深入,加之“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腐败行为就不易被察觉。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纪委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

去年7月,该学校原党委书记赵全兵、原院长李怀柱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收到一份纪律检查建议书,其中一条建议是“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以严明的纪律激浊扬清,完善监督制度建设,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该负责人介绍,学院纪委据此向党政办提出了落实以案促改的监督建议,督促完善“三重一大”有关制度,并出台了对同级党委及其委员监督实施意见,加强招投标、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等方面监督,织牢织密制度笼子。

作者:指云、陈瑶

院校推荐
热门资讯
温馨提示
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因各地考试政策、学校信息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当地教育考试院及学校官网公布内容为准!
2、本站数据大部分均转载于网络及当地考试院与学校官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需要咨询报考服务可直接联系在线客服老师或添加【微信号】,进行咨询。
特别声明:欢迎访问中职中专招生网! 本网站为民间交流网站,主要为广大考生提供报考指导服务,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当地教育考试院及学校官网为准。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获取途径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侵权信息
赣ICP备18010368号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需要升学方案? 中职中专招生网是你选择学校的重要帮手!
免费咨询热线

获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