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了解更多信息!
15979016877短短两年,他就收获省级以上奖项23项,并拥有27项专利。8月9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东湖学院获悉,该校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班毛文韬同学获得数维杯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赛国际赛一等奖。
初入校园,他就加入了创新工艺社团,由此结识了杨奕辉和石文太两位学长。在他们的引领下,毛文韬开始走上竞赛之路。大学期间他参加的第一个比赛是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此时距离他入学不过两个月。
“当时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的,没有想着一定要拿奖。”毛文韬告诉记者,虽然是当做一次学习,但他拿出了十分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比赛。作为团队队长,从队伍组建到参赛作品提交,毛文韬把关每一个细节。设计说明书、制作PPT、剪辑视频,比赛流程和内容他烂熟于心。“虽然最后没有得奖,但是对我来说也很有收获。”短暂的沮丧过后,毛文韬迅速调整好心态,并暗下决心下次比赛一定要得奖。
知道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够、知识体系不完善,毛文韬用半年时间自学了数据分析软件。反思第一次比赛时的PPT和视频做得并不精细,毛文韬就在第二次参赛时将其优化,使数据展现更为清晰明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踏上赛场的毛文韬显得更从容。最终,他的团队获得了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
△毛文韬获奖证书
缺乏数模的专业知识,他就主动学习数模算法软件、模型算法,报数模班学。为了能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应对比赛,毛文韬总会利用课余时间先人一步,学习专业知识。
疫情期间,毛文韬作为班长要协助任课老师签到、点名,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他还会一天花4个小时学习画图软件和机械原理。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他还会上各个网站查找专业相关资料和视频,遇到不懂的就及时问学长或者老师。“每天学一点,时间长了就能积累很多专业知识。”毛文韬告诉记者,想要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就要在平时多积累,多坚持。跟有比赛经验的学长们交流,也是毛文韬的学习方法之一,他说:“从他们身上我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经验,这是从书本上学不来的”。石文太作为毛文韬的学长总是“不堪其扰”,他笑着说:“毛文韬是个特别好学的孩子,不懂就问,有时候甚至能问到你烦。”
注重“功在平时”的毛文韬,在大二迎来了属于他的厚积薄发。两次获得第六届全国应用型人才大赛国赛三等奖,在全国3D大赛12周年精英联赛中获得1个省级三等奖、4个省级二等奖、2个特等奖,获2020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国际公开赛三等奖、第十四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第十四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国赛二等奖、2021年美国数学建模大赛国际赛二等奖......面对竞赛的累累硕果,毛文韬表示,竞赛获奖对他来说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平时做好了积累,比赛就会取得好成绩。
因为数模比赛有着时间限制,毛文韬和队友为了完成比赛经常在实验室熬通宵,白天还要按时去上课。“毛文韬是一个很积极上进的同学,做事情也很认真、踏实,他现在取得的所有成果都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石文太说。
△毛文韬书法作品
众多的竞赛不但没有减少他的学习时间,反倒成为他专业学习的助力。大一学年,他以全院综合测评第一的成绩获得了甲等奖学金。最近一次的考试中,他获得了综合测评第一、专业课成绩第一的成绩。“平时参加竞赛时学习的知识和技术也是和专业相关的,学习和竞赛是相辅相成的。”他说,兴趣使然,不管是竞赛还是学习对他来说都不会是压力。
在毛文韬获得的27项专利中,他最喜欢的是“新型土豆切片机”。从一部纪录片里面获得灵感后,他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和仿真模拟,研究出“新型土豆切片机”。凭借这项专利,他获得全国3D大赛13周年精英联赛国赛三等奖。获奖后,家里人对他说:“以后我们家的厨房可以用你发明的东西啦!”对毛文韬而言,能够将专利运用到实际,是发挥专利最大价值的体现。现在,毛文韬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希望能够将专利转化为现实产品,盈利不是目的,而是要实现专利价值。”他说。
他告诉记者:“我很感谢学长们对我的帮助,现在自己成为学长,也希望能帮助对科研竞赛感兴趣的学弟学妹,这可能就是一种传承吧。”
△毛文韬参加表演
作者:张裕
获取方案